餵母乳對媽媽寶寶好處多多
哺乳對寶寶的好處
1.母乳營養均衡,成份隨寶寶生長需求而變動。
2.母乳好消化,寶寶不容易脹氣或腸絞痛。
3.母乳中含有各種抗感染因子,可增強寶寶抵抗力。
4.母乳含免疫調節因子,降低寶寶過敏症狀。
5.降低腸胃道感染,以及帶來的腹瀉、嘔吐等不適症狀。
6.吸吮乳房動作,幫助口腔及面頰部肌肉發展。
7.減少蛀牙以及齒列不整的機會。
8.母乳中的生長激素,影響寶寶腦部及視力發展。
哺乳對媽咪的好處
1.促進產後子宮收縮。
2.減少乳癌、卵巢癌發生。
3.快速恢復產前體重。
4.抑制排卵,延遲月經來潮或再度懷孕。
5.降低日後骨質疏鬆機率。
6.經濟實惠,節省家庭開支。
7.與寶寶親密接觸,促進親子感情。
孕期打造發奶體質
許多新手媽媽產後面臨奶水不足的困擾,建議從孕期改變飲食習慣,對產後製造優質母乳有幫助。
懷孕期間熱量過低或過高,對胎兒發育有一定影響,產後熱量攝取不足也會影響奶水製造,因此想孕育頭好壯壯的寶寶,每天都要攝取六大類食物。六大類食物包含五穀根莖類提供醣類營養素;奶類和乳製品提供鈣質、蛋白質等營養,蛋白質的食物來源如蛋、豆、魚、肉類;蔬菜、水果類提供維生素、礦物質與纖維素等營養;以及油脂類提供脂肪營養素。
許多發奶食物具有高蛋白質的特點。蛋白質主要來源為蛋、豆、魚、肉類,避免以動物性蛋白為主,例如堅果類、大豆及大豆製品也是很好的來源。懷孕初期無需增加蛋白質,懷孕中、後期每天增加10克蛋白質,約一杯的牛奶;產後哺乳期間每天增加15克蛋白質攝取,幫助胎兒發育、產後媽咪身體恢復以及製造優質母乳。
母乳源源不絕的三大要素
要製造源源不絕的乳汁,三大要素缺一不可:發乳食物與水、泌乳激素持續分泌、媽咪的健康狀況,任一環節出狀況,都可能減少奶量。
奶水主要由蛋白質和水所組成,建議多攝取蛋白質和水分。哺乳媽咪每天需要額外增加500大卡的熱量,蛋白質從奶類及蛋豆魚肉類攝取。多吃富含鈣質和鐵質的食物,前者小魚干、奶類等,後者可從豬肝、牛肉、紅肉類或深綠色蔬菜等攝取。維生素及纖維質從各色蔬菜水果補充,多吃富含β-胡蘿蔔素的南瓜、紅蘿蔔等,有助於修復皮膚組織和對抗自由基侵害;從水果攝取豐富的維生素C。乳汁需要水分才能製造,建議每天攝取2000~3000c.c.的溫水,以增加泌乳量。
建議媽咪懷孕後期、產前及哺乳期間,避免吃抑制乳汁分泌的食物,例如韭菜、麥牙等偏冷食物,另外酒精、咖啡因食物和帶殼海鮮產後不適合吃。哺乳媽咪可以記錄每日飲食內容和泌乳量,觀察哪些食物會造成退奶現象並減少攝取。
產後3~7天至哺乳期,透過寶寶吸吮乳房,釋放媽咪的泌乳激素以刺激奶水分泌。媽咪會依寶寶每回吸吮奶水量,衡量下次製造的母乳量,當寶寶吸吮次數增加,促使乳腺增加分泌奶水量。隨時依孩子需求哺餵,奶水分泌就能源源不絕。
媽咪因為熬夜、疲累、月經週期等原因導致奶量減少。建議媽咪多休息,保持充足睡眠及愉悅的心情,多吃補氣血的食物,讓寶寶多吸吮,奶量就會增加。
成功哺乳小撇步
媽咪哺乳時,抱著寶寶貼近乳房,讓寶寶含乳後,再擺放支撐輔具,如枕頭、抱枕、哺乳枕等。哺乳姿勢可分成寶寶環抱在胸前的「搖籃式」、寶寶側臥面對自己的「側躺式」、寶寶趴在身上的「半躺式」(生物性哺育法)、寶寶夾在腋下的「橄欖球式」等4種姿勢。無論用何種姿勢哺乳,哺乳時都該善用哺乳枕、枕頭或抱枕支撐身體,身體愈放鬆,奶水愈容易出來。當寶寶1~2個月大後,身體長度增加,造成哺乳空間變小,此時媽媽必須依寶寶的成長狀況來改變哺乳姿勢。
媽咪將寶寶頭部緊貼胸部,讓寶寶含住整個乳頭及大部分乳暈,乳頭要在寶寶的舌頭上方,吸吮時只會出現吞嚥的聲音,媽咪就不會覺得乳頭疼痛。
哺乳常見問題
奶量是否足夠要視孩子成長與排泄狀況而定,如果寶寶尿尿與大便狀況正常、體重也增加,代表孩子有吃飽。若孩子尿尿、大便次數偏少,體重增加緩慢,表示沒吃飽,可能是奶水不足或有吸吮卻無移出奶水。媽咪哺餵母乳可自行檢查,寶寶只吃一下或乳房沒有變軟,代表沒有移出奶水。
寶寶吸吮方法錯誤或使用牙齦摩擦乳頭,容易造成媽咪乳頭破皮受傷,此時先修正餵奶姿勢、訓練寶寶正確含乳。另外吸乳器使用不正確也會造成乳頭破皮,使用前請先確認方法。乳頭破皮時可在乳頭與乳暈處塗抹乳汁或羊脂膏隔離保護傷口,有效降低疼痛感。乳頭有傷口時,盡量不穿內衣,讓乳頭保持乾燥,傷口恢復較快。
媽咪因未按時哺乳或移出乳汁,導致乳腺不通、脹奶,嚴重可能引發乳腺炎。
1.餵奶或擠奶:頻繁餵奶或擠奶有助於奶水移出,當奶水不堆積乳房,腫脹情況可以改善。
2.冷敷:乳房腫脹會讓乳房溫度上升,建議媽咪餵奶後冷敷乳房降溫,可以用一般涼水毛巾或冷敷墊,或是具有舒緩腫脹的高麗菜葉,冷敷時間約10~15分。脹奶盡量不要熱敷,以免增加阻塞程度。
3.減少發奶食物:乳房腫脹建議將發奶食物減半或暫停食用。
根據統計約1/5哺乳媽媽產後半年發生乳腺炎,可能是奶水量多、餵奶頻率低、擠奶次數不夠,或媽咪壓力大、過於疲累,內衣太緊壓迫乳腺造成。乳房外傷也會造成乳腺炎,常見的是過度按摩。
1.盡快移出乳汁:先冷敷再溫敷,待胸部較軟後輕柔按摩,以手擠奶移出乳汁,若乳腺管阻塞,採取親餵,將寶寶下巴對準硬塊吸吮。
2.嚴重盡快就醫:當乳房出現紅腫、熱痛,且合併發燒等情況,盡快就醫治療,請醫生開立適合哺乳的藥物。
Chrome: https://www.google.com/chrome/browser/desktop/index.html